行业动态

健康食物暗藏“高脂陷阱”

 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饮食也越来越好。但正是由于各色美食和便捷的外卖,各种慢性疾病也不断增加,高血脂就是其中一种。

  调查发现,高血脂的频发与人们的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,经常摄入油腻、脂肪高、胆固醇高的食物都会导致血脂升高。但为什么现在的人已经意识到了高脂饮食的危害,转而追求清淡的饮食,但依然有将近40%的成人血脂出现异常?

  坚果主要含植物固醇,植物固醇会抑制动物固醇的吸收。适量食用坚果,可以调节血脂,但超量食用坚果,总热量增高,反而容易导致高血脂。米饭和面食每100克的热量分别为156大卡和248大卡,而每100克杏仁的热量约为609大卡,花生的热量约为613大卡,核桃的热量约为713大卡。所以坚果是相当高热量的食品。因此,专家建议我们每日食用坚果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把。

  除此之外,炒制或煎炸后的坚果零食,盐焗核桃、炭烧腰果、奶油味夏威夷果……离不开各种糖、盐、油、香精等调料,而一些添加剂的加入,很容易把坚果类食品高钾、高镁、低钠这个大优点给抹杀掉,又会增加三高、肥胖的风险,使健康益处折半。

  有一些水果脂肪含量不比肉低,比如牛油果,每100克脂肪含量为13.3克,吃一个牛油果相当于吃2.34碗米饭;再比如榴莲,每100克脂肪含量为5.33克,一块200克的榴莲等于吃了2.5碗米饭。

  还有一些水果含糖量过高,如鲜枣、龙眼等,这类水果如果食用过多,从中获取的果糖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,还容易增加大量脂肪储备,引起血脂波动或直线上升。

  真正有益于调节血脂的是含糖量低且富含水分、膳食纤维和果胶的水果,比如苹果、柑橘、梨等。

  一些人虽然经常吃素,但检查出来依然是总胆固醇高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,究其原因可能是做菜时放的油太多了,疏松多孔型的素菜易吸油,即便不吃肉,也容易造成油脂摄入偏高。

  油主要含脂肪酸,特别是有一些油的饱和脂肪酸较多,更容易升高甘油三酯、胆固醇水平,使肝脏代谢能力下降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议,成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在25—30克较为合适。

  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》显示,中国至少有2亿血脂异常患者,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,血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破坏。因此,尽早发现高血脂的“蛛丝马迹”更有助于我们预防疾病危害。

  这是高脂血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,尤其是中老年人,往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昏脑涨,早餐后可改善,午后极易犯困。

  血脂超标时,眼睑、手背、指关节、肘关节、膝关节等部位会出现黄色、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、斑块或疹子。

  血液中甘油三酯增多、流速减慢,脂蛋白从毛细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黄斑,就会影响视力。

  这可能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。如果感觉明显加重,需及时进行血脂检查。

  膳食纤维可以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,促进胆固醇的排泄,对降血脂很有帮助。粗杂粮、绿叶菜、根茎类蔬菜(比如莴笋)、水果等都饱含膳食纤维,可以适当多吃。一般来说,每天保证一斤蔬菜、半斤水果(低脂)的摄入,是比较理想的状态。

  血脂异常者最好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,如肥肉、动物内脏、浓肉汤、炸鸡、烤肉、奶油、猪油、牛油、猪肠。平时可以用脂肪含量较少的鱼类、鸡肉等代替脂肪含量较高的红肉。

  另外,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高油点心,如腰果、花生、瓜子、糕点、巧克力、冰淇淋等。

  很多高血脂人群有超重、肥胖的症状,如果将体重控制下来,高血脂的症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。因此,控制饮食的量,严格限制热能的供给,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非常重要。

  不吃高胆固醇食物,包括鱼籽、蟹黄、肥肉、虾头、鱿鱼、动物内脏等。同时,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,如大豆及其制品、洋葱、大蒜、香菇、木耳等。

  尽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,如含糖的饮料。各种加糖的食物也要避免,如饼干、蛋糕、酥糖、月饼等。

  对于伴有血压异常的人来说,还要少吃盐,多吃鲜豆类、菌藻类、瓜类蔬菜,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/天。

Copyright © 2014-2024 乐鱼体育 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蜀ICP备2021004240号-1